《许三观卖血记》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,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,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。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,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,而当他老了,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,精神却崩溃了。
着名作家梁晓声以他擅长的现实主义笔法,通过两个年轻人的奋斗故事,讲述人与命的深度纠葛,呈现不幸和幸福的多维辩证,思考人何以为家,何以为人。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折射着大时代的变迁,记录着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,也预示着我们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……
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,共十篇。前五篇写于北京,后五篇写于厦门。最初以《旧事重提》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《莽原》半月刊上。一九二七年七月,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,并添写《小引》和《后记》,改名《朝花夕拾》,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,列为作者所编的《未名新集》之一。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。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。
小说写的是春种秋收、择偶成家、生病离婚、打工返乡、农村旅游这些当下乡村寻常的生活事件,展示的却是对人性嬗变、历史遗产和权力运作的崭新思考,表现了一颗高贵灵魂在乡村剧变背景下的惊悸和固守。用中国文化中的五行串起故事的脉络,同时又将此地的楚国传说穿插其间。2008年10月,《湖光山色》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。
《男人这东西》以坦直真诚的笔触,详尽剖析了现代社会中的男性自少年期、青年期直至壮年期的身心发展历程,他们在社会、家庭中面临的压力、困惑以及其与生俱来的性格弱点。作者是医师出身,他从研究现代男性的生命状态入手,触及到的却是两性在价值观、情爱观上的差异和冲突,旨在帮助男性更正确地认识自己、女性更深入地了解男人。
《浴血罗霄》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,罗霄纵队为配合中央红军的战略决策北进,粉碎国民党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苟且偷安的政治部署。描写了以罗霄纵队司令郭楚松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。这是一部真实再现红军生活的小说,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,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。《浴血罗霄》曾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。